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有害生物防治

专家称蜱虫叮咬致病案例出现概率将趋于下降

虫子引起的“大惊小怪”

    自2006年10月在安徽发现首例病例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就已纳入卫生、疾控部门的监控范围。对于河南省商城县出现的蜱传疾病,民众不必过于恐慌。蜱的病原体传播率与蚊子相差无几,根据其传播特点,该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本刊记者 刘子倩(发自河南商城)

“‘死过的人’又回来了。”

    自从67岁李功荣出院以后,邻居中的同辈人都如此戏谑地称呼她,而她也乐呵呵地接受了。如今,李老太成了成功治愈的典型,说起自己的病情来还有些喜感,“只见过马蜂蜇人,牲口踢人,这辈子还没见过草别子咬死人的。”

    对于“草别子”,当地农民并不陌生,这种虫子蛰伏于浅山丘陵的草丛中,或寄宿于牲畜的皮毛间,不吸血时,只有绿豆般大小,但吸饱血后,则有如黄豆,大的甚至如指甲盖般。许多下地干活的农民都被它叮咬过,没有人把它太当回事儿。

    但直到去年,县里传闻一名村妇女主任被草别子叮咬后身亡,而后又听说有数名农民死于同一情况。渐渐地,在河南省商城县关于“毒虫”的传闻愈演愈烈,最终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毒虫是从美国传来的!于是,一些农民不敢再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了。

当“草别子”被叫做“蜱虫”

    9月8日,在媒体报道商城县发生蜱虫咬人致死事件后,这座大别山脚下的县城便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9月9日,河南省卫生厅通报称,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通过全省监测,截至2010年9月8日,全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557例,死亡18例。发病重点集中在信阳市的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如果不是这场大病,李功荣不会知道草别子还有一个学名——蜱虫。李功荣的老伴早年去世,三个儿子均在外打工,家中只剩下她一人。尽管儿子们劝她在家呆着,但她不想自家地荒了,便种了些花生。

    今年4月12日下午,李功荣如往常一样“打赤脚”下了地。没过多久,她突然感到脚麻,像被冻住般痛苦。她坐到田埂边上,抱着头,晒了会儿太阳,就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然而,当晚李功荣便开始头晕、呕吐、发烧,到了凌晨四点,她心如刀绞,只好打电话托邻居叫来了村里的医生。尽管吃了止疼药,症状稍有缓解,但她打了四天的吊针也没有退烧,反而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昏厥。

    4月16日,李功荣被转至商城县人民医院,经化验,发现其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

   “这就是被蜱虫咬后发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商城县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鲍发应说,蜱叮咬携带病原体(比如病毒、细菌等能致病的微生物)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根据现有的临床表现,这种病被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早在2008年2月,卫生部就下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该病。

    李功荣在县医院经过正规的诊断治疗,逐渐退烧,病情好转,4月28日便出院休养。

   当然,并不是每个被蜱虫叮咬的人都像李功荣一样幸运。2009年10月,商城县鲇鱼山乡下马河村妇女主任罗林英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烧、浑身无力伴随间歇性抽搐等症状,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同年,该村另外两名村民也因相同病症相继离世。2009年,商城县共出现87例病例,其中5人死亡。

    死亡的恐惧,加上各种传说在当地农村蔓延,村民们联想起十几年前也曾闹过一次虫患。当时,山上所有的松树都爬满了令人恐慌的毛虫,有的甚至将树枝压断。恐慌中的村民终于盼来了播洒杀虫药的飞机,数周之后,毛虫绝迹,恐慌渐渐消除。

     而这次,村民们盼来的是一张A4纸大小的宣传单,上面详细介绍了粒细胞无形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我们就是想告诉百姓,这个病是可防、可治的,但发现相应的症状后一定要尽早就医。”商城县疾控中心主任余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去年起,他们对县乡村三级医疗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并通过村干部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尽管早在2007年河南省就已出现过疑似病例,但商城县人民医院院长胡方成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2009年他们才对该病有所了解,并开始学习技术指南、组织专家会诊、培训基层医务人员。

     根据商城县的数据分析,该病发病时间多集中在4月至8月,94.2%的患者为农民,也有学生、商业服务人员等染病。病人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其中男女比例为1:2.7,发病地点集中在浅山丘陵地带。

     该县凉水井村卫生室医生张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从去年年底至今,只要有发烧症状的病人就建议其进行血常规化验,一旦血小板减少,便迅速逐级上报。

被贴错的“河南标签”

     在9月10日卫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称,今年5月份,卫生部在河南、湖北已监测到这种疾病。而在此之前的几年中,安徽、河南、湖北、山东等省的局部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了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其中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功能损伤而造成死亡。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蜱虫叮咬可能是传播这类疾病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日,卫生部专家组抵达商城,开展调查、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据记载,粒细胞无形体病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被发现,此后全球多个地区均有报告。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报告病例约600至800例。来自欧美的报道显示,该病的死亡率为1%。

    在国内,自2006年10月在安徽发现了首例病例后,该病就已经纳入卫生、疾控部门的监控范围。早在2008年11月,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就组织过“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应对技术研讨会”。会后,在安徽首次被证实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案例,也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会议认为,无形体病的发现、确认及相关研究成果,显示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传染病病原学研究能力的显著提高。

    但与国外病例相比,中国农村的患者因经济条件差而就医率低,农民有类似“发热感冒”的症状时,一般不去看病、检查,这样,就往往会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此外,多数患者年老体衰,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这种情况,也使该病在中国农村造成的危害较国外大。

    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乡村医生使用激素类药物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然而,激素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力,会使病情加重。

     随着病例的增多,针对该病的防控体系不断升级。今年5月24日,国家卫生、疾控部门在湖北召开会议,将此类病征统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于6月1日在湖北随州和河南信阳设立监测点。李德新称,把这个疾病暂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为了进一步努力确定造成该病的病原体到底是什么。

可防、可控、可治的“虫媒传染病”

     据长期从事病毒学研究的昆明医学院教授宝福凯介绍,蜱的唾液含几百种蛋白质,成分复杂,带有毒素。蜱的叮咬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咬破人的皮肤后,把抗凝剂和麻醉剂注入人体,防止血液凝固,在人未发觉的情况下,它吸饱血后,叮咬处的凝血脱落,这个过程需要48小时。但此次疾病并非蜱虫唾液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其体内含有的病原体所致。

     王贵强也介绍说,蜱只是一个媒介,如果它携带病原体,通过叮咬就可以把病原体传入人体,并在体内繁殖,在被叮咬者免疫力差的情况下才会发病。在医学上,这类由吸血昆虫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虫媒传染病”。

    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宣布,已经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目前专家组已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上报卫生部。但专家组组长王世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在病人体内发现了该种病毒,但建立起该病毒与此种疾病的因果关系尚需时日。他强调,“商城县出现的疑似无形体病病例基本上可以肯定为蜱传疾病,但民众不需要对蜱虫过于恐慌。蜱的病原体传播率与蚊子相差无几,根据其传播特点,该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如今,此类疾病在世界很多地方均有发现。今年6月17日,美国纽约健康与心理卫生局就曾对纽约市民发出警告:6月至11月为蜱虫最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市民需格外注意,防止被蜱虫叮咬致病。

    专家建议,夏秋季节,人们应少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耕种劳作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紧口的长衣裤,若发现蜱附着身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实际上,随着天气转冷,虫媒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将自然呈下降趋势。

     李功荣看病总共花了一万多元,怕母亲心疼,三个儿子没有告诉她具体数目,只是说“花的钱够买一卡车花生了”。刚刚在地里拔完花生的李功荣戴着手套,穿着雨鞋。如今,见到赤脚进田的村民,她便会上前劝阻:“小心草别子,你也想让你家儿子花一卡车花生钱给你看病啊!” (实习生熊一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病菌“发现”人类?

     新发传染病几乎以每年一种的速度增长,这种趋势和气候、生态环境的改变有关,同时也是由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而激发的

本刊记者 刘子倩(发自河南商城)

    本月初,南京疑似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虽最终被确认为“哈夫病”,但仍然病因不详。紧接着,河南商城“蜱虫叮咬致病”被疑似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之后,在病原体未能确定的情况下,又被暂定名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而这两种近期在中国备受关注的“怪病”,都曾经是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首先出现并被确认的。

    “SARS是唯一被认为始发于中国的新发传染病,但很难说它就是最后一个。”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张习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传染病几乎以每年一种的速度增长,这种趋势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多有关。 在医学上,“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年来由从未被发现过的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据此计算,全世界的新发传染病迄今已达40余种。

      新发传染病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杂,病原体的宿主也呈多样性。此外,由于人类从未感染过这些病菌,造成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因此,早期发现及诊断这些疾病较为困难,也缺乏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而新出现的病原体中有75%本来是寄生在动物体内的。

      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在此次商城发生的蜱虫叮咬事件中,蜱作为传播媒介,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在叮咬人的过程中将病原体引入人体内引发病症,所以属于“虫媒传染病”。

    “今年大旱大涝的异常天气对蜱的活动有重要影响,温度和湿度的不同,也会使其孵化的数量与质量有差异。”昆明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宝福凯教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蜱的数量增多,密度增大,与人接触的机会也因之增多,传播病原体的几率也就提高了。”

      事实上,由于大量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森林砍伐和野外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改变,并增加了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从而引起一些新的疾病流行。比如,我国就曾多次发生过由于垦荒、兴修水利、筑路而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

      长期从事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张习坦发现,由于环境遭到破坏,一些传染病便会“找到人类的头上来”。他举例说,在上世纪末,因为马来西亚的森林面积减少,蝙蝠的食物不足,它们便不得不从传统的森林生境中迁移到森林边缘附近的果园取食。而马来西亚有许多养猪场和果园毗邻,蝙蝠污染的果实掉落到地上,被猪吃掉,人又通过吃猪肉而感染致命的病毒。这种最终被命名为“尼巴病毒”导致的新型感染,造成成千上万头猪死亡,并在几周内传染给人,被感染的276人中有105人死亡。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国际交流的增多,人们通过交通工具、人员往来和商品交换使全球人流和物流快速、大量流动,增加了人群的感染和疾病暴发流行的机会。艾滋病在全球的快速传播便是其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例子。

      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虫媒传染病发病不断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宝福凯说,气候变暖使得许多热带生物不断扩大其分布范围,新出现的明显趋势是,一些原有的虫媒传染病再度暴发,新的虫媒传染病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宝福凯说,“典型的虫媒传染病在由南向北扩散。比如,原来出现在长江以南的恙虫病如今已扩大到山东等地。”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在2003年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扩散影响的调查》结果就清楚地表明,“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特别是东线工程中,如果不与血防工程相结合,极有可能造成控制地区重新出现血吸虫病泛滥 ,继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造成钉螺北移,而使洪泽湖、巢湖由非流行区沦为血吸虫病流行区,远期继发扩散至山东省、河南省,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尽管气候、环境因素被认为是病毒变迁的原因之一,但生态学家研究了许多新传染病的发生之后认为,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活动才是激活病毒的最大推动力。”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题为《我们发展,疾病也发展》的文章中, 这样解释了病毒向人类的迁移。

        一方面,全球科学家都在力图对新的病菌有更多的发现,而另一方面,也有人不无自嘲地说,今天,病菌正在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

(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